—— 推薦產品 ——
RECOMMOND春暖花開,在這百花盛開的季節,何不用一些花花草草來慰勞一下身體呢?我國傳統醫學善于用各種本草泡茶來調理身體狀況,以達到天人合一養生功效。到了現代,面對各種壓力、疲勞等身體亞健康狀態,同樣可用本草進行食療養生。
一、提神醒腦
成分:花茶類,如玫瑰、薰衣草、洋甘菊等
適合族群:上班族。
下午時間昏昏欲睡,感覺有點累,可以沖泡如玫瑰、薰衣草和洋甘菊茶等微溫性花茶,可增加頭臉部血 液循環,感覺神清氣爽、提神醒腦。
少量沖泡使用就可達到效果。微溫的花草茶濃度太高時,會加速血液循環,讓人喝完后覺得口干舌燥、胃悶脹不舒服或是心悸。也可加點屬性偏涼的檸檬草及薄荷,喝起來會比較清爽。
二、清熱解毒
成分:以青草茶為主,內容含白鶴靈芝、珠仔草、金銀花、蒲公英等。
適合族群:感覺煩熱、有口臭、皮膚干燥等上火癥狀時。
青草茶可迅速清濕熱、解除心煩氣躁,但這類藥草茶屬寒性,容易損耗脾胃功能,除非腸胃功能夠好,否則不建議經常飲用。
但若添加人參、刺五加或五谷雜糧成分時,可減少對脾胃傷害,可以長期飲用。
一般人偶爾于飯后喝50~100ml,并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。但腸胃功能差、四肢冰冷偏寒性體質的人,不適合經常飲用。
三、消除疲勞
成分:馬黛茶、七葉膽、杜仲(葉)、決明子
適合族群:熬夜、睡眠不足、過勞、全身緊繃。
馬黛茶和七葉膽屬于溫和清熱功效,研究發現,七葉膽可以防止肝膽組織內的過氧化反應,并可增強免疫力,緩解肝發炎狀況,減少疲倦感。
決明子則可去肝火、明目,市售茶飲多用炒過的決明子,較易散發香氣。
杜仲(葉)茶屬性微溫,可以暢通血管,減輕酸痛狀況,讓人感覺精神較好,可以天天喝。
熬夜后覺得口干舌燥,可用杜仲葉茶+麥茶,或是七葉膽來緩解。
馬黛茶含咖啡因,會有興奮中樞神經作用,不能過量飲用。七葉膽有抗凝血效果,有胃出血、出血性中風病人不建議使用。
決明子可能會產生腹瀉、腸絞痛,若有以上狀況,暫停使用決明子。
四、補充水分
成分:小米、黍米,決明子、大麥等多種成分組合而成,如清爽茶、十六茶等。
適用族群:不想喝白開水的人。
這類茶飲含有少量的清熱成分,而且搭配養胃的五谷類,是溫和可常飲用的草本茶飲。
十六茶成份有輕微的清熱作用,桑葉、琵琶葉、薏仁可去濕氣,月見草可以加速血液循環,柿葉能擴張末梢血管,讓其他成份在體內發揮更好的作用。
小貼士:
一分鐘,辨別你的體質寒熱
很多人分不清楚自己的體質是寒性還是熱性:
首先摸摸肚子,溫度較低通常是寒性體質。如果肚子摸起來的溫度跟其他部位差不多,且有便秘、舌苔厚,表示體質偏熱,不適合吃太溫、熱的東西,如玫瑰花、姜茶。
本站聲明:本網轉貼的文章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致電我們,我們將及時作出處理。